外國語學院2020年榕樹講座計劃(11月30日—12月6日)
2020年11月27日 18:36 來源:本站 點擊: [打印] [收藏] [關閉]
校內教師講座
活動1
主講題目:英語詞塊意識與能力的培養
主講人:朱冰
時間:2020年12月3日上午8:30
地點:文學樓107
主辦學院:外國語學院
主講人簡介:朱冰,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,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,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,2012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研修英語教學法。主要從事英語教學和二語習得研究。近年來參與省級課題項目3項;參與省級精品課程《大學英語一》建設并擔任主講教師之一;獲得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海南省賽區指導教師獎4項,中國外語微課大賽海南省賽獎項2項。
內容簡介:詞塊是語言及其使用中的一個重要單位,在語言理解、產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詞塊掌握能力影響著語言處理的速度和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。本講座主要探討在外語習得中詞塊意識提升的必要性,以及如何在英語學習中有效積累英語詞塊,從而在語言產出時能夠整塊提取和整體使用,減少學習中的錯誤認知和輸出,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和提升語言表達流利性。
活動2
主講題目:韓國語外來詞研究
主講人:田樂
時間:2020年12月4日14:30
地點:公共608
主辦學院:外國語學院
主講人簡介:田樂(1979- ),女,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。先后于韓國漢陽大學韓國語言文學專業獲碩士、博士學位。主要從事韓中中韓翻譯、韓國學等研究。近年出版專著1部,在《중국어문논역총간》、《芒種》、《長城》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,參與完成省級課題1項。
內容簡介:外來詞在韓語詞匯中占15%的比重,并且隨著全球化的加劇,外來詞的比重將越來越大。鑒于外來詞是韓語學習過程中的難點之一,本研究分別從‘音的省略’、‘音的添加’、‘語法功能的添加’三個層面對韓語外來詞的類型進行歸納總結,介紹了韓語外來詞詞義的專業化以及構詞形式多樣的特點。希望借此研究在韓語教學、中韓韓中翻譯及詞匯學上提供理論支持。
活動3
主講題目:同樣的“笑道”,不同的譯道——論翻譯的語境規約性
主講人:馬海燕
時間:2020年12月1日上午8:30-10:00
地點:實驗樓二樓外國語學院會議室
主辦學院:外國語學院
主講人簡介:馬海燕,翻譯學博士,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訪問學者,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,翻譯系主任,翻譯專業方向帶頭人,海南師范大學翻譯碩士生(MTI)導師,海南大學翻譯碩士生(MTI)導師。研究興趣:翻譯理論與實踐,翻譯教學,海南民族文化與翻譯。近年來在《英語研究》、《外語教學與研究》、《外國語文》、《外語與翻譯》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;出版專著1部,參編翻譯教材1部;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:“認知語境等值的界面研究”;主持省廳級課題3項,參與省部級課題4項。
內容簡介:漢語中表示不同程度的笑時,只能加上修飾語,比如“微笑”、“大笑”、“竊笑”、“笑不露齒”、“輕聲低笑”、“抿嘴笑”等等,而英語中卻有很多表示不同種類笑的詞匯,本次講座旨在探討如何有效記憶英語中的不同“笑”,以及它們在翻譯中的具體運用。
活動4
主講題目:雋語箴言的英漢互譯
主講人:馬海燕
時間:2020年12月1日上午10:00-11:30
地點:實驗樓二樓外國語學院會議室
主辦學院:外國語學院
主講人簡介:馬海燕,翻譯學博士,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訪問學者,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,翻譯系主任,翻譯專業方向帶頭人,海南師范大學翻譯碩士生(MTI)導師,海南大學翻譯碩士生(MTI)導師。研究興趣:翻譯理論與實踐,翻譯教學,海南民族文化與翻譯。近年來在《英語研究》、《外語教學與研究》、《外國語文》、《外語與翻譯》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;出版專著1部,參編翻譯教材1部;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:“認知語境等值的界面研究”;主持省廳級課題3項,參與省部級課題4項。
內容簡介:雋語箴言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很常用,在翻譯時應該同時注重其形式和意義的傳遞,講座以實例分析雋語箴言翻譯時的特點和方法。
歡迎廣大師生參加!